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乱不断,在以曹操父子为首的魏人的带领下,民间兴起了一股自觉形成的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极具悲剧色彩,以“豪迈之风”著称。到了三国末年,鼎立局面被彻底打破,晋统一全国,百姓们终于迎来了相对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乱不断,在以曹操父子为首的魏人的带领下,民间兴起了一股自觉形成的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极具悲剧色彩,以“豪迈之风”著称。
到了三国末年,鼎立局面被彻底打破,晋统一全国,百姓们终于迎来了相对平稳的生活环境,文学慢慢开始复苏,民间涌现出了大批例如嵇康、阮籍为主的名士。
彼时,“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盛行于世,隐逸文学和闲情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隐逸文风逐渐在文人群体中发展开来。
文人们纷纷远离正治斗争,徜徉在自然之间,用文章和诗歌抒发了对生活的闲情,对自然的追逐和对养生之道的推崇。
以竹林七贤为隐逸群体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风尚,他们共同为后世文学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特殊而混乱的年代孕育了竹林七贤真名士
竹林七贤所指的是生活在三国,魏正始年间的七位文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咸。
这七位文人经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聊天作诗,因此得到了竹林七贤的名号。
竹林七贤最早出现于《魏氏春秋》,《魏氏春秋》有云,

“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於竹林,号为七贤”

《魏氏春秋》记载,嵇康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他崇尚老庄之道,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嵇康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他在正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
强调名教与自然对立,主张破礼法束缚,深受道家思想所影响,对老子的著作研究颇深,以一首《广陵散》而闻名于世,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阮籍原本是想进入仕途,济世报国的,但是因为当时的正治环境紧张,内斗严重,所以他不得已之下,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
虽然说他为人张狂,违背礼法,多次得罪过司马家的人,但是他最终还是得以终其天年。
山涛是竹林七贤当中年龄最大的人,他有真名士之风,他与嵇康、阮籍关系很好,他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本人与司马家人关系匪浅,因此他也有入世的想法
山涛与嵇康、阮籍的思想主张不同,他认为文人士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经世致用,所以他后期与嵇康、阮籍二人闹过一些矛盾。
山涛喜欢喝酒,为人简约,对琴棋书画、天文历法都有一些研究,性情极为洒脱。
向秀对玄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刘伶喜欢喝酒,放浪任性,非常讨厌司马家人的虚伪,他的大胆与洒脱与当时的人格格不入。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史书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有一位客人到向秀家找他,他没有穿衣服,客人非常生气,指责他为何要这样做。
他说他以天地为宅舍,以房屋为衣裤,他问客人为何要入他裤中,他的话令客人羞愤难当,他也不为世人所理解。
王戎是七贤当中年纪最小的人,也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他善于算计,性情贪婪,经常被后人所讥讽。
而阮咸和阮籍一样爱喝酒,放浪不羁,阮咸擅弹琵琶,颇通音律,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
虽然说这七个人被统称为竹林七贤,但是他们的性格、社会地位、家世背景却多有不同
因为他们七个人的行事风格与常人不同,性格乖张,所以并不被身边的人理解,不过虽说七贤放浪形骸,但是为人却非常谨慎,他们聚在一起之时几乎不会议论朝政。
竹林七贤精神相通,兴趣相投,聚在竹林之中,用喝酒畅聊的方式交流感情,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的隐逸文学和闲情文学
竹林七贤性格各异,他们之间的交往多为精神层面的交往,而非现实层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七人都对玄学、道家思想颇有研究,对隐逸之风颇为追捧。
竹林七贤喜欢远离案牍,远离正治,在挺拔清香的竹林中谈论玄学,感悟人生。
竹林七贤聚在一起,既不谈功名利禄,也不谈是非得失,只谈个人兴趣和诗歌文学,这种思想上的连接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长久。
他们不满世俗礼教的规矩,纵情于山水之间,互相理解又互不相同,在喝酒、郊游、赏景、养生之时写下了诸多优秀诗篇。
竹林七贤聚在一起之时常常喝酒、弹琴、郊游,因此宴饮和郊游便成为了他们创作的一大主题,嵇康所创作的《酒会诗》就是宴饮题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嵇康和阮籍常常在一起喝酒,两人饮酒必醉,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非常洒脱
竹林七贤对于饮酒的态度各不相同,阮籍嗜酒,而刘伶痴酒,他们二人对酒的痴迷比其他几人更甚。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嵇康、向秀等人为了避世多会采用借酒消愁的方式。
他们对酒的态度比较压抑、内向,但阮籍刘伶却经常在饮酒之后表现出激昂狂放的一面,他们在饮酒后不顾个人形象的大肆宣泄内心情感,表现出了个性的张力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过阮籍饮酒的猖狂之态,从表面上看,阮籍酒后的猖狂是在发疯,但是他的张扬却反映了他对强权正治的不满。
阮籍生活在司马氏强权压制的年代,他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走的尤为艰难,他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不满司马家族的强权,但是他又无可奈何,他只能通过喝酒来宣泄个人情绪,他的酒后疯狂行为表现了他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刘伶与阮籍不同,刘伶爱酒爱的痴狂,整日与酒为伴,他的酒量很大,常常借酒撒泼耍疯,对于刘伶来说,能够一醉方休,痛饮美酒就是他生活的意义。
刘伶非常享受自己饮酒后的精神状态,他期待自己能够通过饮酒来解放自我,追求内心和谐,刘伶的《酒德颂》中的大人先生的形象就是他内心的理想人格
阮籍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常常采用登高眺望的方式来欣赏大自然的风貌,翻开他的诗,我们既能看到山河的壮丽也能看到自然的闲趣。
竹林七贤对老庄之学都有研究,因此他们也格外注重养生,养生指保养生命,延年益寿。
嵇康与向秀见面之时,围绕《养生论》进行过多次讨论,他们的讨论也成为了中国养生思想史上的重要话题。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虽说七人都追逐养生,但是他们养生的思想却各不相同,向秀认为道家和儒家可以同时存在,两者可以合二为一,人们可以在道家的无为逍遥和儒家的名教之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一点在他所创作的《难养生论》中也体现了出来,他认为情是人的本性,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而嵇康则认为情是自然之理,是万物发展的规律,应该无为自然,用无为的方式养生
两人的养生理念不同,但是却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人性的自由。

竹林七贤的文风使得审美多元,成为后世文人趋之若鹜的对象
竹林七贤的生平事迹、作品对后世文人来说意义深远,他们的每一句诗文,每一个动作都生动凸显出了他们个人的个人情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词一文都成为了后人吟诵模仿的对象。
竹林七贤性格鲜明,文学各异,行为奇特、潇洒、自在,整日沉溺于精神世界,与友人仙人为伴。
在山水自然中、在酒水音乐中解放了自我,体味了人生,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诸多素材。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的闲情文学和隐逸文学共同塑造了魏晋的风流文化,这一文化深受李白所追捧。
李白的诗篇处处可见风流色彩,李白爱酒、爱音乐、爱对酒当歌、爱自然自然,与竹林七贤一样省外注重心灵的追求
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写道,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除李白之外,从白居易的中隐思想,苏轼的任情放达,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同样可以窥见竹林七贤、魏晋风骨的影子。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所生活的时代政权不稳、充满压迫,他们在这样的时代下选择必须隐居,留下了千古之名。
竹林既是他们的隐逸之地,也是他们开怀之处,他们的作品既体现出了对精神的追求,也体现出了人性的解脱,他们共同构成了魏晋文化,成为了魏晋时期特殊的符号。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发财树怎么养才能更旺盛(发财树怎么养才茂盛叶子油亮)

2023-3-13 16:33:02

投稿

蒸玉米一般需要多少长时间(蒸玉米多久可以蒸熟)

2023-3-13 16:33:5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