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里,曹操一直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奸诈的野心家,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完成自己的宏图霸业。
“挟”是指挟持,“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强调了曹操的政治野心,令他看上去成为了奸臣。
然而《三国演义》只是一篇小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加过罗贯中修改的艺术作品,带有作者本人一定的情感色彩。
“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不忠,实则有大智慧。
曹操的发家之史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亳州人。
在曹操还是少年时,他便展露出与寻常人不同的聪慧机敏,而且他颇有才华、任侠放荡,在家乡颇有美名。
到了曹操二十岁的时候,作为太尉曹嵩的儿子,曹操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职位,之后又参与过镇压黄巾军。
公元189年,董卓权倾朝野,废除刘辩的皇位,改立刘协为汉献帝,之后更是仗着兵多将广,权势如日中天开始插手朝政,为非作歹,令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之下,群雄并起,招兵买马试图覆灭董卓的政权。
而曹操也一咬牙,散尽家财,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武装,与袁绍等人共同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以袁绍为盟主的讨伐董卓联盟形成,被讨董军所击败的董卓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
眼见讨伐董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曹操却悲哀的发现联盟内部出了矛盾。
原来,关东诸军虽以讨董为名组成联盟,却只有包含曹操在内的少数几人是真正为天下苍生而欲将董卓除之而后快的,其余人皆是心怀鬼胎,为了发展各自的势力,为利益而战。
在这种不团结的条件之下,关东诸军发生了火拼,讨董卓联盟土崩瓦解,就此解散。
而曹操也在与董卓大将徐荣的交锋中失利,若不是被堂弟曹洪所救,差点就因为身死当场。
公元192年,曹操与鲍信联合进攻青州黄巾军,以鲍信战死的代价收服黄巾军三十余万,组成新的军队改名为青州兵。后曹操率领青州兵帮助袁绍力破陶谦、刘备等军队。
至此,曹操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始被各路诸侯所看重。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手下有一名叫毛玠的谋臣,以公正清廉而被百姓们所称颂,早在曹操治理兖州之时便投奔了曹操。
也正是毛玠,不停的向曹操建议拥戴天子来命令不肯臣服的诸侯,来为自己取得发展的时间,最终成就大业。
曹操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同时也认为毛玠此人胸有大志,富有才华,转任他为幕府功曹。
恰巧没有过多久,因为何进、董卓等乱臣贼子的叛乱,此时的朝廷早已是名存实亡。洛阳、长安两京倾覆,天子只能跟着近臣十数人狼狈逃窜叛军的追捕,过着颠沛流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逃亡生活。
这种情况之下的汉王朝眼看着就要覆灭——朝廷体系名存实亡、国家职能遗失殆尽、皇权意志无人在意。
公元196年,看到机会的曹操当机立断,立刻带兵击败乱军,前往洛阳迎接天子,之后又迁都许昌,令汉献帝绝处逢生,也令汉王朝得以延续。
之后汉献帝便在曹操的授意之下,封曹操为司空,同时拥有车骑将军的权利,权倾朝野,总揽朝政。这让曹操后来调兵遣将、四处征战带上了朝廷的名义,更加的名正言顺。
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位于所有诸侯王之上。
曹操在朝廷当中把持朝政二十年,也正是经过了这二十年的发展,曹操真正做到了在朝廷之中万人之上,没有任何人敢于忤逆他的意思,就连见了皇帝都不需要参拜,奏事之时也无需称臣,成为东汉的第二位异姓之王,虽无皇帝之名,却已经有了皇帝之实。
而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步发展,将汉献帝作为傀儡般控制的行为也令曹操饱受“奸臣”的诟病。
陈然,即使到了后世,曹操不忠的形象也为人所熟知,但是在曹操架空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这些被所谓“忠臣义士”所不耻的行为背后,是曹操的智慧。
第一,“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操的身份得到了极为重要的转变,令曹操不再只是一个拥有军队的一方霸主,转而成为了朝廷的代言人。
这对当时拥有浓厚的“君君臣臣”思想的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曹操从此以后也师出有名,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而也正是背靠着朝廷这块“金字招牌”,许多心怀大业的有志有才之士从各地不辞辛苦的赶来投奔曹操,更准确的说是投奔曹操手中的汉室王朝,完成自己报国、入朝为官的梦想。
汉王朝经历了董卓、郭汜之乱后,整个朝廷官僚体系只剩下包含汉献帝刘协与贴身宦官等在内的十数人,其余的大臣们早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朝廷,谋求生路。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相比较皇帝的身份而言,更加类似于一个包袱,毕竟汉献帝失去了掌管天下的权能,而汉献帝又是董卓废除原本皇帝后立的,并不算正统。
早已经各自为政的诸侯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扶持汉献帝,平白为自己增添一个“顶头上司”的麻烦。
就连四代三公的袁家出生的袁绍,完全有能力去帮助汉献帝重建汉王朝,却也不愿意去洛阳迎接汉献帝。
而曹操当时的实力并不强,却主动的率军去迎接汉献帝,将重任抗在了自己肩膀上,所以在早期,汉献帝和曹操也算是互相成就,“挟天子”在这时只是“奉天子”。
虽然曹操的这一举动带有为自己谋利的色彩,但是在当时,曹操对于汉王朝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成功挽救气息将尽的汉王朝于水火之中。
曹操将汉王朝拉回国家轨道之后,开始着手恢复国家制度,一边操练军队,一边安抚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而那些逃亡的大臣们在得知汉王朝重建的消息之后,纷纷精神大振,马不停蹄的又回到当时因为迁都而成为国都的许昌。
在百姓拥戴,官员一心的情况下,曹操不断的得以壮大自身,最终为成就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曹操首创的,这个谋略早在春秋之时就被郑庄公所运用过了,只不过东汉末年曹操将之运用到了极致,更有代表性才被人们所熟知。
袁绍手底下的谋臣郭图也曾经对袁绍提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只不过此时的袁绍仗着自己势大,对出生并不正统的汉献帝刘协不屑一顾,甚至反而想要扶持幽州的刘虞登基,自己则躲在幕后操控刘虞。
只不过曹操率先抓住时机,先实施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并且将它玩到了极致。
曹操“奸臣”背后的忠心
在曹操万人之上、权势最大的时候,孙权亲笔写下了一封信,派遣使者送给了曹操,劝曹操称帝。
虽然当时孙权存在有想要转移因为擒杀关羽而与刘备结仇的矛盾的想法,但是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曹操当时已经有了皇帝之实,只是没有皇帝之名。
但是曹操却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来拒绝了孙权的提议。
周文王姬昌,以演化周易而闻名,是在他的儿子称帝之后被追封为周文王的,曹操的意思是他不会称帝,至于子孙是否称帝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纵观曹操的一生,从散尽家财讨伐董卓,到以“挟天子而令诸侯”为转折点,再到位极人臣、权倾朝野,都极其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被塑造成为了不忠的野心家,但是文学是文学,并不是现实。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方方面面的,不应该一言以蔽之。
东汉末年纷战不休,百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苦不堪言。而曹操在执掌一方政权之时便一直重视令百姓休养生息,能够得以安宁。
“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不忠,然而却正是这一举动令汉王朝得以幸存,真正的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混乱年代稳定住了东汉朝政。
曹操掌权之后,汉献帝年龄尚小,曹操便以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推行屯田、维修水利,对当时社会的恢复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在其位思其职,纵然通过朝廷为自己发展了势力,却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曹操并非“不忠”,只是不忠于一个冠以皇帝之名的人而已,他忠的是国家,是自己,所以在后世,对这位枭雄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