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各个歼敌”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是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紧接着,人民解放军又发起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投入了在中原地区的全部精锐力量。这时,驻守华北的傅作义集团50余万人面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是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紧接着,人民解放军又发起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投入了在中原地区的全部精锐力量。这时,驻守华北的傅作义集团50余万人面临着被东北、华北解放军联合打击的形势。

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强烈震慑下,这50余万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分布在平绥、北宁两条铁路线之间的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唐山一带。辽沈战役刚结束时,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傅作义,都判断东北野战军还没有得到充分休整,短时间内不可能入关作战。最终傅作义决定:“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随后,他不断收缩兵力,先后放弃了承德、保定、山海关和秦皇岛等地,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部无论是南逃还是西窜,人民解放军虽然能够不战可得平津,但会造成“东北主力入关后无仗可打”的局面,对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不利。所以,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果断部署,立即发起了平津战役。参加平津战役的部队有东北野战军约80万人,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约13万人,连同东北、华北军区地方部队,共约100万人。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首先从西线打响。遵照毛泽东提出的对北平、天津、张家口守军实行“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原则,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相继向平绥路平张段及张家口外围的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至12月2日,我军先后占领柴沟堡、万全、沙岭子等地,对张家口形成包围态势。毛泽东于12月11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指出:“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

这封电报体现出毛泽东的战略远见和战略耐心。他在指挥部队完成对平津的战略包围后,12月22日,我军首先攻克新保安,24日又解放张家口,歼灭傅作义主力部队第35军及从张家口突围的敌军7个师。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守敌拒绝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后,人民解放军又对天津发起总攻,15日全歼国民党守敌13万余人,17日塘沽解放。天津解放后,孤守北平的25万敌军已处在人民解放军近百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当时城内所有目标都在我军炮火的射程之内。战争一旦打响,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将会毁于一旦。

为了保护古城北平,使其免遭战火破坏,我党表现出充分的诚意。毛泽东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紧密结合起来,对欲逃无路的北平守军将领傅作义进行了耐心地争取工作。毛泽东主导对傅作义的谈判,并起草了平津前线司令部致傅作义的函,敦促他尽快接受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条件,对其提出的一些条件也予以同意,免除了后顾之忧。中共北平地下党还通过傅作义的女儿和身边亲信对他做工作,傅作义终于顺应人民意志,命令所属部队出城听候改编。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至此,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结束的,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大城市和华北大部分地区。这不仅使华北和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而且还以和平方式解放了北平,从而为新中国留下了一个免于战火破坏的历史文化古都,为新中国奠都北平创造了条件。

“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各个歼敌”

1948年12月11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部分)。

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6月5日 总第353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李聪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张学良眼中的西安事变

2022-7-12 22:33:16

投稿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2022-7-12 22:33:4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