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想了解卡扎菲好吗的相关内容,还有人想知道卡扎菲是哪个国家培植起来的的知识,因此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1年10月20日,被捕后的卡扎菲遭受拳打脚踢,满头满脸鲜血,神情呆滞。身为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面对手机抹去脸上的鲜血,留下了最后遗言:“我对你们做过什么?你们知道是非对错吗?”
2011年8月21日,随着北约对利比亚越来越猛烈的空袭,反对派武装攻占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已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再加上他最为倚重的儿子穆塔西姆也联系不上,遂只得带着几十名亲信逃往家乡苏尔特。
这几十个人为了保密与安全起见,他们身上除了武器外,不仅没有任何通讯设备,也没有别的现代工具。他们住在因战争而被废弃的房屋中,甚至晚上只能依靠蜡烛照明。
卡扎菲无法适应如此落魄的生活,但他不知道是该投降,还是该逃亡或自尽,只能幻想着儿子穆塔西姆率领的军队,能带来好消息。幻想总归是幻想,穆塔西姆被叛军抓获的同一天,卡扎菲决定转移却意外失败了。
卡扎菲仓惶躲进一个废弃管道中,最终落入反对派手中。曾经高高在上42年的卡扎菲,狼狈地受尽虐待,旁边有人看不下去,朝其头部与身上连开数枪。
5天后,卡扎菲父子的尸体被埋进大漠深处,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一代非洲枭雄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其实卡扎菲从的黎波里逃出时,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只是有迹象表明他可能逃回了老家苏尔特。
2个月后,在反对派武装的步步紧逼下,卡扎菲及其保镖、亲信组成的75辆汽车队,沿着公路奔逃露出行踪。没有人知道卡扎菲到底躲在哪辆车里,但没过多久卡扎菲的车队就遭到了北约的空袭,卡扎菲所乘坐的车辆被击中,卡扎菲受伤后逃进一处涵洞躲避,才被反对派士兵发现并活捉。
当年伊拉克战争,萨达姆出逃8个月后才被美军抓获,那么卡扎菲为何仅仅逃亡2个月就被捕了呢?也许有人认为这皆因北约精准打击能力太强大,应该是美国卫星发现了卡扎菲的车队。
其实美国的卫星再厉害,估计也不可能如此精准定位卡扎菲在那辆车里。还有反对派武装组织当时的整体力量,也没有导弹袭击卡扎菲的实力。其实这一切都在美国掌控之中,他们早已为打击利比亚精心布下了暗局。
卡扎菲的一支贴身卫队由50名雇佣兵组成,其中有19名雇佣兵来自英国同一家保安公司。而这家保安公司只是打着提供安保服务的幌子,实际上是北约隐秘的间谍机构。
可想而知卡扎菲身边有这么一群雇佣兵,还能有啥秘密可言。同时还有一名女间谍更是非同小可,正是她为北约精准提供了利比亚军火库、军营以及卡扎菲的行踪等信息,才使北约的导弹普如同长了眼睛般,对卡扎菲及其部队进行精准打击。那么这名女间谍到底是谁呢?
2012年3月8日,美国举办了一届“国际妇女勇气奖”的颁奖典礼,共有10名女性获得大奖。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位来自利比亚的女孩埃尔赫伯斯,当她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手中接过奖杯时,人们才知道她就是给予卡扎菲最致命打击的那位女间谍,代号“诺米迪娅”。
早在反对派武装攻占的黎波里两周后,诺米迪娅就接受过采访,讲述了自己被美国策反的经历。
美国自知其虽有较高的精准打击能力,但也并非想打那里就打那里,因为许多打击目标处于隐蔽状态,还需要间谍人员提供精准情报才行。
所以美国从2010年中东爆发“阿拉伯之春”开始,明里虽然与利比亚依旧保持友好,但其情报组织早已盯上了卡扎菲。当时美国间谍以非政府组织、商人以及记者等身份进入利比亚。而卡扎菲当时自视与许多西方国家元首都是铁哥们,根本就没意识到西方间谍渗透。
利比亚面积近17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都是沙漠,人口只有600多万人,大多都居住在北部沿海地带。利比亚的人口也就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地级市,但其国内却有140多个部族,管理相当混乱。
西方间谍进入利比亚后,不断深入到利比亚的各部落内部,利用金钱攻势与各部落首领以及反对派武装交朋友,继而挑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甚至传播西方的普世价值观。
我们就看利比亚的反对派武装能一夜之间突然壮大,与西方间谍为他们偷运武器不无关系。西方间谍就是这样一边给利比亚民众洗脑,一边给卡扎菲挖好了坑。
当时代号“诺米迪娅”的间谍们,是西方间谍中的一个小团队。24岁的埃尔赫伯斯就是被“诺米迪娅”打着民主人权旗号拉下水的,后来埃尔赫伯斯因为成绩突出,遂常被人称为“诺米迪娅”。
身材高瘦的埃尔赫伯斯出生在利比亚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军队有广泛的人脉圈。埃尔赫伯斯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工程师,家庭、工作都是普通利比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埃尔赫伯斯之所以愿意为西方效力,除了西方造势外,还因其亲眼目睹了卡扎菲的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利用残忍手段镇压示威群众。
卡扎菲自从1969年利用军事政变,成功推翻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后,一直掌控着利比亚大权,利比亚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卡扎菲的政权出现问题,就是因为邻国突尼斯爆发“阿拉伯之春”,突尼斯人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已执掌突尼斯24年之久的本。阿里赶下台。这股风气很快就传到了近在咫尺的利比亚。
曾经对卡扎菲敢怒而不敢言的利比亚民众,看到本。阿里都下台了,立马就有了让卡扎菲下课的想法。2011年2月17日,包括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在内的许多城市,都爆发了抗议卡扎菲的游行示威活动。
利比亚的反对派武装将那一天称为“怒火之日”,他们预料到卡扎菲有可能会镇压游行民众,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迅猛。当时卡扎菲的部队不仅向人群发射迫击炮弹,甚至还有狙击手在直升机上射杀示威群众,当时的伤亡情况至今也没人能弄清楚。
卡扎菲使用如此骇人听闻的手段镇压反对派,震惊了埃尔赫伯斯。她最初就是给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反卡扎菲电视台“自由利比亚”打电话,揭露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由利比亚电视台”的制片人,曾用“诺米迪娅”的化名,披露了埃尔赫伯斯的声音。
也许这就是埃尔赫伯斯成为“诺米迪娅”一员的开端。不久埃尔赫伯斯就开始向“自由利比亚电视台”,提供一些有关卡扎菲军队部署的细节。
由于电视台担心这些情报如果通过电视信号播出,有可能会引起卡扎菲的注意,所以他们将情报通过“全国过渡委员会”,转手送给北约方面。
当时电视台的职员利娜是埃尔赫伯斯的固定联络人。据利娜回忆说:“她提供的情报大多都是武器装备的地点,她真的很勇敢,因为很多的黎波里的男人们估计都没有勇气做这些事。”
其实埃尔赫伯斯之所以能胜任间谍工作,一是源于父亲的军界身份,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利比亚的一些高级军官口中,搞到有用的情报;二是埃尔赫伯斯是个女人,方便掩盖自己间谍行为,毕竟很少有人会怀疑一个女工程师竟是为西方服务的情报人员。
埃尔赫伯斯刚开始为北约工作时,卡扎菲及其安全部队还牢牢地掌控着的黎波里,并严格防范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与情报泄露出去。
卡扎菲当局采取许多非常措施,譬如监听城市的电话通话,同时封锁所有的手机短信,互联网通信只对利比亚政府以及一小部分西方记者开放,甚至这些记者只能限定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上网,旁边还有警卫看守监视。
由此许多被怀疑是反卡扎菲力量的支持者,仅仅因为向国外传递信息而被捕,所以那段时间利比亚的监狱大多都人满为患。
可想而知埃尔赫伯斯在电话网络全被监控的情况下,向外界传递情报会有多么危险。但埃尔赫伯斯并未退缩,当然她也提前设计了多种逃生方式。
据埃尔赫伯斯回忆,当时她准备了12张手机卡与7部手机,以便轮换使用迷惑军警。后来一位利比亚商人与一位反卡扎菲组织成员,为埃尔赫伯斯提供一部卫星电话以备不时之需,但这对埃尔赫伯斯来说也是相当危险,因为在利比亚普通民众使用卫星电话是违法的。总之,埃尔赫伯斯为躲避追捕频繁变换住址。
按照北约当时的军事实力,使用卫星或无人机侦查利比亚境内的军事目标,确实有一定优势,但也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缺点。如果卡扎菲把部队指挥所,或其他军事机构部署在民用建筑中,就可以迷惑北约使其无法辨别真伪,遂得以逃脱北约的空袭。
由此“诺米迪娅”们就被派上了用场。一位名叫哈吉亚的反对派军官曾回忆说:“我们至少有16名男子做情报工作,却只有一名女子负责提供情报。而这名女间谍是虽是大行动中的小细节,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埃尔赫伯斯就这样每日开着车,在的黎波里大街上来回穿梭,利用父亲的人脉搜集各种军事目标,然后再经过实地查证后,才通过两名反卡扎菲组织成员,将情报告知北约。
埃尔赫伯斯为北约工作了大约有5个月时间,就连北约发言人虽拒绝向媒体提供这些情报的来源,但也坦言承认这些情报对于战局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致他们相当依赖,并非常有效的利用了这些情报。
后来埃尔赫伯斯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时,曾列举了三处由她提供情报而被北约摧毁的军事目标:一是位于的黎波里Salaheddin的一处建筑,这里原是土耳其公司的办公地点,后被卡扎菲用来藏匿武器;二是位于Bawabit Al-Jibs的一处兵营;三是位于的黎波里Sidi El-Masri区的一个卡扎菲麾下的情报机构。
埃尔赫伯斯承认这些情报都来自父亲的好友。她有时得知卡扎菲将武器藏匿于民用建筑后,都会亲自开车前往这些地方监视,以便确定这些地方就是北约打击的目标。
埃尔赫伯斯的情报来源确实比较可靠,甚至卡扎菲政权的“心脏地带”都有其线人存在。当然埃尔赫伯斯的行动也并非全都一帆风顺,有一次就险些面临被捕的境地。
当时卡扎菲方面的一位线人,紧急通知埃尔赫伯斯,她正在使用的一张SlM卡已经被军警发现。卡扎菲麾下的情报部门,已对这张电话展开跟踪,并已查到埃尔赫伯斯的真实姓名,幸好还不知道埃尔赫伯斯的家族姓氏。
于是埃尔赫伯斯关闭了所有手机,并召集家人一起转移。埃尔赫伯斯时刻告诫自己,有可能随时都会被捕,但她还是相信一定能成功。
卡扎菲对利比亚长达42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埃尔赫伯斯也回归到正常生活,可她真的得到了想要的民主与自由吗?
利比亚在卡扎菲的治理下,也算得上非洲强国,民众也享有比较高的福利待遇。但卡扎菲这个人确实行为乖张,做事没有章法,凡事都以其自身利益为中心,即便是美国都敢怼。
利比亚是在二战后才成立的君主制国家,本来一穷二白,除了沙子什么都缺,但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开始骆驼变摩托。利比亚前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年老昏庸,无力与欧美石油公司一较高下,所以利比亚石油利益绝大多数都没欧美拿走,只留给利比亚一小部分,而且还几乎被王室部族独吞。
1969年卡扎菲成功发动军事政变后,名义上宣布尊重外国公司权利,并保护外企的财产。但其执政还不足一年,就于1970年收回了美军基地,1972年废除了与美国的所有合作协议,1973年则更进一步,全面没收了美国在石油公司的51%的股份,一分钱也没给美国。
只不过当时美国正陷在越战泥潭中无力自拔,再加上当时利比亚与苏联关系不错,美国也没拿利比亚咋样,只是断交了事。
不过卡扎菲见机行事很快。当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卡扎菲开始改变对西方的态度,并于2004年与美国重新建交。尤其是2006年,萨达姆被美国绞死后,卡扎菲自知与萨达姆还不是一个重量级,所以对美国表示出了更多友好,不仅与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亲密互动,甚至还声称喜欢上了赖斯。
既然卡扎菲对西方国家的态度已出现巨大改变,那么北约为何突然发起“倒卡”行动呢?
其实卡扎菲这人野心很大,一生都奉埃及前总统纳赛尔为导师,一心想统一整个阿拉伯。后来卡扎菲眼看无法统一阿拉伯世界,就转而想在非洲创建大联盟与一体化。
卡扎菲虽与美国和好了,但其却拒绝美国在非洲设司令部的请求,以致美军驻非洲司令部设在了德国。如果卡扎菲在非洲搞成了事,将会把美国挤出非洲,所以美国都把野心勃勃的卡扎菲赶下台,才有可能在非洲大展拳脚。
同时卡扎菲一直想打破美国的石油美元结算体系,试图号召中东产油国家联合起来,以“黄金第纳尔”结算石油贸易。卡扎菲想绕开美元,动了美国的奶酪,可想而知美国会放过他吗?
更何况2011年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遭受重创,由此一些国家民众因利益受损,而对国家有些不满。于是美国就趁机介入一些国家,一边输入他们的民主制度,一边挑起这些国家的国内矛盾,进而演变成动乱甚至内战。
只要有战争,美国就成为最大获利方,不仅可以通过卖武器装备赚钱,而且还能试验新武器的性能。
总之北约欲致卡扎菲于死地,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与布局。只可惜卡扎菲已经死了十余年了,美国并未给利比亚人民带来民主与财富。不知道埃尔赫伯斯看到如今的利比亚民不聊生的境况,是否会后悔当初给北约服务的选择呢?利比亚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赢了,只不过这一切与利比亚人民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