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年底的工作汇报和年终总结,是职场人一年一度的大关,多少英雄为之折腰。这不,我也没有逃过这一节。
在连续被直属领导打回三次之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和述职报告,这三者不是一件东西!
所谓工作汇报,多用于日常,针对具体的事项和进展,需要的是客观事实和客观数据;
年终总结,针对指定的年度目标,通常只需要年度大目标,需要的是完成情况、可复制经验,以及针对“未完成或不完美的地方”的改进方案;
而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年度总结的总结,它不需要业务细节,它需要的是“你的感受”,也就是向公司和老板展示:经过了这一年,我的职场成长是什么,领悟到了哪些“不经历就不会获得”的经验、感悟、方法等等。
正所谓,沟通高手的能力就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同样的一件事具体如何说,什么时候说,取决于两点:说话对象,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
记得,在刚入行新媒体的时候,一个老编辑跟我们做过培训,他说,想写好一篇文章,一定要提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你写给谁看?
第二,他为什么要看?有什么痛点?
第三,他看了你的文章有什么收获?
只有梳理清楚这三点,一篇文章才不算浪费读者的时间。
所以,在职场中也一样,想要不浪费自己和老板的时间,不也是涉及这三个问题吗?
第一,向谁汇报?
第二,为什么要汇报,有什么目的?
第三,汇报的结果是什么?
那么如何搞定这三种让人头疼的职场汇报呢,我们来一一解决。
1、工作汇报:日常使用,注重事实和数据,及时寻求帮助
首先是工作汇报,这个发生在日常。
和所谓的“日报”相比,区别在于:工作汇报针对项目更多。
之前在《为什么我劝你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不是为了拍马屁,原因有3点》中,我们聊到:
为什么你工作了多年却还没有升职加薪?
什么你总觉得领导看不见你的努力?
为什么领导表扬别人,而你总是那个“职场小透明”?
这些多半就是“不懂的利用日常工作汇报”的坑。
如果用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来回答,针对工作回报来说:
第一,向谁汇报?——直属领导;
第二,为什么要汇报,有什么目的?——让领导了解项目进展,在项目需要支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忙;
第三,汇报的结果是什么?——让领导对项目有掌控感,对最后的结果有预判。
所以在工作汇报中,最需要的内容是: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推荐大家使用【KPTP法】,既能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又让领导清晰可见你的工作情况。
具体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点击文末的文章合计,推荐收藏。
2、年终总结:梳理大目标,明确第二年的战略和战术
从日常汇报到年终总结,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关注“大目标”。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理解什么是大目标,我举个例子:
“升职加薪”是不是一个大目标?
是,可它未免太虚了,每年都一样,除了拿来搪塞一些调侃以外,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
那什么是一个好的“大目标”呢,我发现,它需要满足x个条件:
(1)会对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
(2)需要挑一挑才能够得着;
(3)能把资源和能力串联,并带动起来;
(4)能进一步分解成一组小目标。
举个例子,我们有三位老师想要打造个人IP和影响力,于是他们找秋叶老师咨询,得到的答案是:“设一个目标,明年你们三人合著一本书,再每个人单独写一本书,然后争取每个人录一门课程视频。”
于是,在这个目标下,三位老师不仅完成了出书和录制视频的任务,还做十几场图书签售会,带火了微博、抖音的自媒体。
你看,如果大目标是“打造个人IP”,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空有雄心壮志,但却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也没有可衡量的标准。
回到年终总结的话题,你今年的工作上,“大目标”是什么?
以我们的新媒体团队为例,如果第一反应是“做大账号的影响力”,那么目标可以这么设置:“拿到xx榜单第一名”;如果第一反应是“提升团队的创作质量”,目标可以是“拿到xxx篇青云计划奖”。
而后,无论你看到的年终总结模板是什么,都需要围绕“大目标”来讲述,这样才不会“没有重点”,才更能条理清晰。
3、述职汇报:用“改变了什么”来体现你的成长
什么是述职报告,除去国企,一般我们说的述职报告是口头汇报,或者说,是在全公司面前进行的演讲式汇报,通常5-10分钟即可。
这时候的内容,不需要是“具体的业务”,因为到这个时候,一年中你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你的领导基本都是清楚的。所以,所谓的述职,核心内容是:经过了这一年,你有什么成长。
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逻辑清晰,表达直观。
第二,提供信息增量;
第三,重点聊一聊感受。
为什么第三点是“聊感受”?
因为只有你聊一聊感受,谈一谈收获,才能说明通过这一年的工作,你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才会给老板留下印象,帮助他建立对你这个人的判断。
这里的感受,不是什么大的感叹,而是“把具体的事务性的东西往旁边放一放,把感受的例证变成故事讲出来。”
举个例子, 我们有个刚开始带新人做新媒体的同事,她说:
“带新人之后,我发现,每一次对文章的修改都不能只进行口头沟通,要用批注记录下来。否则,你说的内容,经过他的理解,变成的最终呈现,这三者可能差别很大。
有批注,交流就是为人“事情”本身来,但没有批注,很有可能变成“你这人真难沟通”的抱怨,最后谁都没有进步。”
短短几句话,我们就能感受她的变化,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变化,因为她找到了做事的方法。而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是很加分的。
4、推荐阅读
职场上,最成熟的表现就是“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了解这些汇报的差异,你才能看懂哪些建议和模板,再也不会觉得眼花缭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