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才女因南匈奴入侵被俘去匈奴,一去12年;刘备死后不久,南中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发动南征,这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原型;东汉末年,凉州羌族叛乱频发,甚至有官员上书放弃凉州;鲜卑首领一统鲜卑诸部之后,屡次侵扰边境,三国第一刺客挺身而出,刺杀
三国第一才女因南匈奴入侵被俘去匈奴,一去12年;刘备死后不久,南中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发动南征,这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原型;东汉末年,凉州羌族叛乱频发,甚至有官员上书放弃凉州;鲜卑首领一统鲜卑诸部之后,屡次侵扰边境,三国第一刺客挺身而出,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而鲜卑、匈奴、氐人、羯人、羌人更是五胡乱华的主力。
那么,在三国时代,中原大乱之际,这些少数民族是否有入侵中原,又是哪些人在镇守边疆呢?
三国时期的异族势力
《礼记·王制》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何为外族?
一般而言,在封建时代,外族、异族等称呼,一般指的是不在王朝统治范围内的人。
而所谓的“被发文身”、“衣羽毛穴居”等等民族特性,其实不过是为了分辨而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他们被称为“外族”的根本原因。
很简单的道理,我国南方与北方人在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但是只要在大统一王朝,不存在将北方人,或者南方人当做外族来对待的。
所以说,所谓的异族也好,外族也罢,只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指的是当时没有融入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外族有的会融入中原文化圈内,也有的会一直游离于中原文化之外。
如《礼记》中所记载,在西周之时,一般将东南西北四方的外族人,分别称作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但是,到了汉朝末年,东方至沿海一代,都已经成为大汉领土,南方也不远了,西边的西域都护府已经到了大宛一代。
这样一来,其实在西周时期的东夷、西戎、南蛮其实已经对中原造不成太大的威胁,主要外族敌对势力来自于北方。
总结:三国时代的外族势力主要有南蛮、山越、羌人、匈奴、鲜卑,这几个少数民族势力。
山越与南蛮
前面已经说了,大汉的领土最南边靠近大海,那么,南蛮、山越又是怎么回事?
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逝,5月,刘禅继位。
就在这一年的6月前后,益州郡豪强雍闿等人趁机发动叛乱,并策动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人一起叛乱,杀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从事常颀,使得南中陷入混乱。
此时,刘备新丧,北邮曹魏大军压境、东有东吴孙权大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蜀汉形势可以用“危在旦夕”来形容。
在这个背景下,蜀汉丞相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派遣使者与东吴重修旧好,免除了来自荆州的威胁,这才准备收复南方叛乱的南中三郡。
在这里有一个词叫“南中”,是属于三国时期蜀汉比较特殊的地名,当时的庲降都督管辖的范围就是南中。
这个南中不是一个郡,也不是一个州,而是益州南部的地区,大概在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
此时的南中共有四郡,分别是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越嶲郡,除了永昌郡之外,全部参与叛乱。
225年初,南中叛乱一年多后,诸葛亮终于做好了战争准备,发兵南下。
诸葛亮亲率大军从成都出发,大败叛军,很快收复了三郡,但是诸葛亮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非一次战争能改变,而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并不想将精力浪费在南部地区。
于是,诸葛亮采用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方针,想要以蛮治蛮。
此时,当地人最为信服的蛮人就是孟获,诸葛亮想要让孟获心服口服,便七擒七纵,最终孟获感叹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山越与南蛮差不多,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越也是属于南蛮,不过山越是在东吴境内。
自从孙策渡江之后,山越人一直是东吴的心腹之患,历代东吴名将都有过讨伐山越的经历,比如陆逊、诸葛恪、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人。
其实山越与南蛮一样,并非不能平定,而是因为他们平而复叛,屡禁不止。
南方多山,在山林中居住的部落,因为分散而居,人数不多,又以山险为依托,中原王朝征伐难度高,哪怕是征服之后,也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所以这些部落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这才是他们被称为“南蛮”、“山越”的根本原因。
匈奴
公元207年,曹操花费重金,从南匈奴那里将一代才女蔡文姬赎回,一个惨遭屈辱的女人,揭开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蔡文姬是在公元195年年被南匈奴所劫掠而去,后来被南匈奴左贤王占有,在北方生活了足足12年之久,并给匈奴人生下了2个孩子。
那么,蔡文姬是怎么被劫的呢?又是在哪儿被劫的?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自从蔡文姬丈夫卫仲道死后,蔡文姬就回到了自己家中,投奔父亲,也就是一代大儒蔡邕。
蔡邕是兖州陈留人,后期在朝廷做官,随着董卓迁都,来到长安,后来被王允下狱而死。
可见,蔡文姬要么是在陈留,要么是在长安,结合被南匈奴所在地,蔡文姬应该是在长安被俘。
长安,西汉国都,在董卓迁都之后,又称为东汉国都,竟然被南匈奴长驱直入,连一代大儒的女儿都不能幸免,可想当时乱到了什么地步!
南匈奴与汉朝的渊源甚深,在西汉开国之时,曾经是大汉最强大的外敌,直到汉武帝时期,数次发动战争,这才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大汉手中。
东汉初年,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灾害,统治阶级也陷入内乱,导致匈奴分裂,一部分南下内附汉朝,被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被称为北匈奴。
东汉年间,南匈奴臣服,而北匈奴遭到东汉与南匈奴的夹击,一蹶不振,从此不能称雄于漠北。
东汉末年以后,南匈奴也参与了中原混战,数次依附又反复背叛,屡次作乱。
直到公元217年,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将匈奴一分为五,彻底终结了南匈奴王朝。
直到西晋时期,因为八王之乱,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追尊后主刘禅,史称汉赵。
311年,刘渊之子刘聪攻入洛阳,316年占据长安,灭亡西晋,这也是南匈奴最后的余火。
从西汉到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北方的最大隐患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游牧民族进入农耕民族分布区后,最终也在农耕化的改变中,慢慢汉化为农耕民族,最终彻底消亡。
乌桓
乌桓,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随着汉武帝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也臣服于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帮助汉朝抵御匈奴。
在东汉末年,中原大战之际,其中也不乏乌桓的身影。
光和年间,渔阳人张举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等地。
中平五年,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发动叛乱,公孙瓒追击张纯陷入丘力居包围,士卒死伤大半而溃。
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三国志》
在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的时候,乌桓部落出兵相助袁绍,出力颇大。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不久,袁绍病死,袁绍之子袁尚等人奔赴辽西,投奔乌桓首领蹋顿。
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张辽于白狼山一战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曹操将乌桓万余落迁徙中原,精壮随军作战,从此乌桓部落走向没落。
东汉末年的乌桓其实也很强大,但是太多参与中原内战,最终被曹操清算,自取灭亡。
鲜卑
鲜卑,听起来没有匈奴那么耀眼,但是在南北朝时期,鲜卑可是北朝的统治者,因为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族,后面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是鲜卑政权,也算是盛极一时。
鲜卑其实与乌桓同源,都是东胡人,东胡被冒顿单于所败之后,一分为二,分别退守乌桓山与鲜卑山,从此有了乌桓人与鲜卑人。
在三国之前,鲜卑历史上出现过两位著名单于,分别是檀石槐与轲比能。
公元156年,檀石槐作为第一个统一鲜卑各部的首领,为鲜卑族兴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三国时期,鲜卑部落迎来了第二位首领,他就是轲比能。
建安年间,轲比能势力弱小,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
公元218年,曹操之子曹彰率兵北征,大败鲜卑、乌桓联军,轲比能退出塞外,曹丕称帝后,轲比能被曹丕封为附义王。
公元221年,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魏国人驱逐,之后几年内,一直致力于一统鲜卑各部,遭到朝廷的干预,对朝廷怀恨在心。
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与轲比能串通,遥相呼应。
公元233年,轲比能杀死鲜卑另一位首领步度根,兼并其部落人口,从此一统鲜卑各部落。
公元235年,眼看着轲比能日益做大,侵扰边境,魏国并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刺杀轲比能,曹魏边陲暂时得以安息。
直到西晋时期,各鲜卑部落再次入侵中原,成为“五胡乱华”的主力之一。
羌人
无论是匈奴也好,乌桓也好,鲜卑也好,要说在三国时期作乱最多的,这三个都比不上羌人。
要知道,羌人作乱来源已久,自光武帝建立东汉以来,朝廷上曾有三次关于“放弃凉州”的论战。
1.第一次发生在光武帝时期,公元36年,因为王朝内乱,羌人趁机占领了金城等地,东汉朝廷以休养生息为主,很多大臣建议息事宁人,放弃这些常年受到羌人袭扰的郡县。
自王莽末,西羌寇边,遂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虏有。——《后汉书》
2.第二次发生在汉安帝时期,公元110年,羌人大举进攻凉州,各地郡守毫无战意,齐心协力上表朝廷,希望将边境之民迁入内郡,放弃凉州。
3.第三次就是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公元185年,黄巾起义之后,凉州羌人再次叛乱,边章、韩遂等人作乱陇右,司徒崔烈态度坚决,建议朝廷放弃凉州。
关于羌人作乱的具体内容我们不用多提,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马腾、马超父子之所以能割据凉州,作乱边境,就是因为他们能控制凉州的羌人势力。
但是无论是东汉时期想要放弃凉州,还是三国时期的凉州作乱,朝廷只是不堪其扰,并非是打不过羌人,无论是东汉朝廷,还是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对凉州的羌人都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羌人也是“五胡乱华”的主力之一。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边境少数民族势力也并没有坐山观虎斗,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也都为这个乱世添了一把火。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中原割据,可是随便哪个势力都能轻而易举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打得服服帖帖,所以这才没能造成“五胡乱华”、“靖康之耻”这样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