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
上海也“巧遇”2022年首场雨
应景展现“小寒”之“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
是这样描述”小寒”:
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民间常有这样的说法: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至,春不远。
作为每一个阳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进入小寒,年味愈发浓厚,人们在这个节气里与新一年握手,也开始为春节做起准备,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不断发酵。
其实,作为二十四节气里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虽“小”,却正值隆冬,离真正的春天还很远。
这个节气里,上海进入数九寒天里的二九、三九,冷空气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猛烈,天气愈加寒冷,雨雪天气会略有增多,阴雨雪也常常使得体感湿湿冷冷,是以古人有“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说法。
“小寒”和“大寒”究竟谁更“冻”人?
古时,人们对气候的感知往往凭借自身的体会。但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今,小寒和大寒的“寒”之争其实已经由靠谱的数据来下定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寒确实冷得更胜一筹,只有极少数年份里大寒会更冷,但在上海,大多数年份里的小寒反而更“热”一些,大寒更“冻”人,只不过也千万别被这个“热”所迷惑,因为两者的平均气温相差也不过只有0.1℃。
不过,今年小寒节气期间,冷空气虽活跃,但是总体势力不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偏暖的可能性大。上海今天这场“小寒雨”虽然有点大,雨从北部率先落下,局部地区雨量可达中到大雨,但是到了夜里,雨水就会离场,天气重新转回阴到多云的模式。未来几天,天气变化并不大,但云层会比之前厚一些,白天阳光时隐时现,夜晚有了云层遮盖,能量散失受到阻挡,昼夜温差会缩小,预计白天最高气温将保持在11~12℃,最低气温大多在5~7℃间。
小寒
节气养身
冬至开始,寒气渐盛,小寒时节寒气最隆,大寒之后寒气渐消。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冬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的高发季节,冬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岳阳医院肾病内科徐艳秋主任医师表示,四季养生,应该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冬藏,藏的就是阳气,人体一天也有“春生(早晨)、夏长(中午)、秋收(下午)、冬藏(晚上)”的规律,晚上熬夜,不利于阳气的恢复和养护,不利于养生,对健康有害。
养生,到底养什么?
就是养护阳气。阳气根本在肾,肾在四季中应冬。冬季补肾是养生正道。一是人在冬季食欲旺盛,进食多而消耗少,而且能较好吸收,此时进补能充分发挥补益药的功能。
小寒时节宜调养神气,拒绝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衣着上宜厚薄适度,穿着质地柔软、保暖的衣服,利于活动;起居方面宜早卧晚起,俗话说“睡个好觉,胜过补药”;运动则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微汗出为宜,忌大汗出。要注意在阳光下运动,不能太早。
“小寒”吃什么?
徐艳秋说,在吃的方面最好能保证热能,可以吃些富含糖、脂肪、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平时所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实际上也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核桃、芝麻等,平时也可以多食一些炖羊肉、鸡汤、鸭肉等一类温肾补肾的食物。中医还认为,五谷可以补肾,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以“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五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所以经常食用,可辅助五谷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另外,徐艳秋表示,养生重在细节,具体可以牢记以下五“点”:即多点水,每天补水2000毫升;呼点气,保证空气流通、新鲜;出点汗,建议动静结合,微微汗出;护点脚,脚暖则身安,确保下热上寒;早点睡,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来源:鹦鹉螺工作室(作者 马丹 左妍)
图片:杨建正
编辑:大能姐姐 唐梦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