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6nm是整合了台积电N7、N7P产能后,向客户长期提供的廉价工艺。它的特性就是制造成本低,密度比N7P高,中低频性能激进,但高频时性能略差于台积电N7P。
因为这一特性,市面上CPU主频低的中端芯片,大多都喜欢采用台积电6nm工艺来控制成本,比如天玑900、骁龙695、骁龙778G等等。不过,同样是台积电6nm工艺,很多人宁愿选骁龙778G,也不选骁龙695,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芯片架构,骁龙778G的CPU架构为1*2.4Ghz A78+3*2.2Ghz A78+4*1.9Ghz A55,标准的4大核+4小核搭配。而骁龙695的CPU架构为2*2.2GHz A78+6*1.7GHz A55,对比之下差异明显。
比起骁龙778G,骁龙695无疑是更低定位的中端芯片。具体差异在于:A78大核只有两个,严重影响CPU多核性能;大核最高频率差了0.2GHz,CPU单核性能要低一些;A55小核虽然多了两个,但是安卓阵营的小核架构不堪大用,基本只能拿来凑数。
在Geekbench 5测试中,骁龙778G的典型跑分是单核780、多核2950。而骁龙695的典型跑分是单核690、多核2030。两者的差距,通过跑分来看一目了然。
骁龙695的CPU单核性能比骁龙778G差了约90分,虽然有差距,但足以保证最低限度的流畅。多核则只有骁龙778G的三分之二,在运行重度应用,比如玩游戏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差距。
GPU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在曼哈顿3.1测试中,骁龙695是34帧,骁龙778G是57帧,相当于落后40%。可以回忆一下,麒麟810的曼哈顿3.1成绩就是34帧,这俩的游戏性能是差不多的,
毕竟7系的定位是中高端次旗舰,线下卖到3-4K也不稀奇,至少要应付常见主流手游。而6系的定位是中低端,普遍搭载于千元机上,游戏能玩得动就不错了。
另外,除了CPU、GPU以外,芯片的外围规格也是很重要的。骁龙778G虽然说是中端U,但是支持LPDDR5以及双通道UFS3.1,只要厂商愿意堆料,上限不会太低。
而骁龙695只支持LPDDR4X以及UFS2.2,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除此以外,基带、ISP、显示输出能力都有差距。当然,手机厂商也不可能在千元机上堆料,毕竟目标受众都对价格十分敏感。
简而言之,虽然是同代工艺,骁龙695不仅性能弱于骁龙778G,而且上限也低。它更像是骁龙750G的迭代,和骁龙778G这个主力产品有泾渭分明的差别。
在我个人看来,手机厂商放着好好的骁龙778G不用,而是在千元机上用骁龙695。主要目的是不想拉低骁龙778G的价值,影响线下中端机的销量。
如果没有性价比品牌的搅局,骁龙778G机型的预期定价应该是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未来手机市场的趋势就是这样,销量触及天花板后,厂商们不会再热衷于推出性价比机型。2K预算买骁龙8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