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后台私信,希望详细说一下明年四川2025年新高考改革,关于“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模式究竟怎么回事儿。和以前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如何规避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某一所高校把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放到一起,形成一个专业组。
一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专业组,一般都是多个。
当然离谱的也有只设置两个专业组的,比如在四川招生的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就只有两个专业组,苏州大学其中一个专业组有47个专业,江苏大学其中一个是30个专业,基本上都是冷热搭配。
这家伙,谁敢报啊!
苏州大学
江苏大学
考生可以填报一所学校一个或多个专业组,只要你满足选科要求,理论上都可以报,四川是45个院校+专业组。
当然了,调剂也只在本专业组内进行,不会涉及到其他的专业组,所以上面这种47和30个专业的,就看谁胆子大了!
二、“院校+专业组”的优点
1、志愿数量增加,录取率提高
增加了志愿数量,相应的考生的选择面就更多了,以前四川老高考是填9个平行志愿,每个填6个专业,现在增加到45个了,可以选择的面更广了。
老高考9个平行志愿
增加了志愿数量,相应的被高校录取的概率也就提高了,基本上你填满45个志愿,一般都不会滑档,你稳和保可以选择的院校太多了,兜底肯定可以的。
2、提高报读自己喜欢专业的概率
在“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模式中,因为专业调剂只是在所填报的专业组内进行,不会涉及到其他专业组,学生可以在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选报自己喜欢或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组。
但这里面也要做筛选,像上面江苏大学那种一个专业组内30个专业的,就不要填了,除非你对自己的分数有信心。
江苏大学一个专业
也有高校很有诚意,专业组里面只有一个专业,这种放心大胆的报,比如上面江苏大学,里面就一个教育技术学专业。
报这种专业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你分数不够进不去,那就看其他的志愿,一种就是你进去了那99%被录取。
如果恰好,这个专业组里面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那就非常好了,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当然了,说两种可能太绝对,也有进去后被退出的,后面再说。
三、“院校+专业组”的缺点
1、对志愿填报要求更高
由9个变成了45个,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也容易给考生和家长带来焦虑。
首先你要知道该怎么选学校和专业组,这个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确定的,早的可能得在孩子高一选科时就要考虑,怎么选科,未来走哪个专业方向,要有长远的规划。
另外就是如何更加细致的考虑每个专业组及其组内的专业排序、45多个专业组志愿按照“冲、稳、保、垫”的逻辑怎么进行排序,这个很重要。
2、专业调剂的风险
依然还是有被调剂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填了10多个冲刺院校的,如果你冲进去了,但是专业组内的专业是冷热搭配的,你大概率就是被调剂到冷门专业,而且多半就是这个学校分数最低的那个专业。
当然,如果你的院校层次高还可以接受,如果院校并不是很好,又是个冷门专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调剂的专业大部分都是冷门或者孩子不喜欢的专业,进了大学后,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稳定性,甚至有的孩子选了重新复读,第二年再战。
四、“院校+专业组”填报注意事项
1、一定要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本一批,本二批合并之后,没有了本二批托底,如果不服从调剂那就只有到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录取(高职专科批次)。
千万不要盲目自信,切记勾选服从调剂。
提示:其实现在即便你不勾选调剂,学校招办一般都会给你打电话,问你愿不愿意接受调剂,这点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但就怕你没接到电话啊,人家不会给你打第二次!!
2、专业组选择要慎重
专业组一定要选择干净的,一般一个专业的专业组很少,一般选择那种2-5个的,而且要看这个专业组里面的专业是不是自己都能接受,可以接受那就报。
3、宁可浪费分数,不要浪费青春
很多家长朋友咨询的时候,是既要又要还要,三要。
这个很难去平衡的,为了不浪费分数,为了能够去匹配的学校,结果录取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这种情况,要么你强得可怕,上了大学争取转专业或者以后跨考研究生,要么有的孩子勉强学习,四年摆烂,浪费青春,要么就去复读,还要耽搁一年。
五、高考志愿常见进档被退档的情况
1、没有勾选专业调剂;
2、单科成绩不符合,这个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招生章程;
3、身体条件不符合,一样看招生章程;
4、投档比例高于100%的高校,比如105%进档,从高到低排,你最后几名被退档。
5、其他情况;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张老师升学规划,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