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开始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平津战役开始时间是11月29日,就在这两场战役相隔的20多天里,国民党军国防部曾经提出一条方案,险些改变两场战役的走向,这是一条什么方案,为何最终没有实行?
一、何应钦出的点子
1948年5月,一架飞机从美国起飞,最终降落在南京机场,机上走下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将军,此人正是何应钦。
何应钦在国民党内威望极高,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胶着之时,何应钦为何才从美国姗姗来迟。
原来,他是被老蒋“踢”出去的。
和出身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不同,何应钦是个根正苗红的“黄埔系”。1924年,应蒋介石邀请,何应钦出任黄埔军校副总教官。黄埔时期的蒋、何两人关系密切,可以说是铁哥俩。
不过,后来的事情证明,这两人完全是“塑料兄弟情”。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在下野前,为了保存东山再起的实力,蒋介石将一众黄埔毕业生统一起来,编成了十二个补充团。不成想,何应钦在李宗仁、白崇禧的劝说下,以经费紧张为由,擅自撤销了这十二个团,蒋介石因此对何应钦产生不满。
不过,这次事件顶多让蒋、何两人闹了一点不开心,并没有真正影响两人的关系,直到1936年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如何解救蒋介石问题上,国民党高层出现分歧。
何应钦竟然语出惊人,要求对张学良、杨虎城等人进行武力恐吓,逼其放蒋。蒋介石的心腹林蔚在得知何应钦主张后,密告宋美龄,指责何应钦想借张杨的刀,杀掉蒋介石。西安事变平息后,蒋介石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从此对何应钦十分排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成立了国防部,原本有望成为部长的何应钦却被蒋介石“流放千里”,被派去美国,当了个驻美参谋团团长的“九品芝麻官”。
1948年,国军在战场上颓势尽显,蒋介石想起了“好兄弟”何应钦。
为了提升军心,蒋介石下令重组国防部领导层。原有的白崇禧、陈诚等人被解职,何应钦出任国防部长,蒋介石还提拔萧毅肃、顾祝同等亲近何应钦的官员,以此表达对何应钦的“诚意”。
眼见蒋介石示好,何应钦也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在淮海战役爆发时,国防部就给蒋介石出了个主意:趁共军进行淮海战役之机,调集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部,南下突袭济南,合击解放军。
对于何应钦的主意,蒋介石回了一句:我再想想。
想了头发都掉了几根(不知道他当时还剩几根头发),蒋介石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不得已,蒋介石只能电令傅作义到南京面谈。
11月4日,南京斗鸡闸二号的何氏公馆内,何应钦、白崇禧、傅作义等国军要员进行了紧急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傅作义率军南下。
结果,无论何、白两人怎样劝说,傅作义就是两手一摊,坚决不同意南下。傅甚至声称:如果逼急了我,我准备把麾下的中央军全部交出,到绥远打游击。
二、傅作义的小算盘
傅作义拒绝南下,甚至以辞职相逼,原因在于他已经有了小算盘。
1948年1月,国民党军第35军在涞水战役中,被解放军重创,新编第32师被全歼、新编第10师大部被歼,军长鲁英麟自杀、第32师师长李铭鼎阵亡。
消息传来,时任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惊恐不已,他惊的是,第35军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竟被解放军一举击溃;他恐的是,解放军自此一战,在华北势力更强,他这位“剿总司令”前途未卜。
傅作义开始悄悄打起小算盘:他要保存实力,不能再随意冒头。
实际上,在一众国民党军战区司令官中,傅作义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与蒋介石关系并不密切,甚至有些疏远。傅作义是靠山西军阀阎锡山起的家,期间还曾追随阎锡山,进攻国民军。蒋介石之所以选择他出任华北剿总司令,也是因为傅作义在华北地区颇有影响力。
蒋介石对傅作义是心怀戒备的。
1948年春,傅作义会见了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董是傅的老部下。酒过三巡后,傅作义向董诉说了心中的苦闷。
傅说道:“眼下国内形势直下,我已经三次向蒋委员长致电,希望辞去我华北剿总司令的职务”。董其武对此十分惊诧,傅解释道:“蒋委员长虽然在表面上给予我华北地区的最高指挥权,然而却在背后里对我严格监视,军中很多军统和中统的人,马汉三、陈继承都是蒋豢养的鹰犬”。
蒋介石对傅作义如此防备,让傅心生芥蒂,再加上国内形势混乱,国民党中央对地方部队的管束日益松散,傅作义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想甘愿受制于蒋,率军南下了。
笔者猜测,在傅作义心里甚至也曾生出过占地自立的想法。
三、傅作义的底气
既然不愿南下,那么傅作义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护卫华北。
怎样才能有兵?第一,不损失兵;第二,多征收兵。
我们先来看看,傅作义是如何不损失兵的。
东北战局告急后,蒋介石急令傅作义出兵东北。第35军的教训就在眼前,傅作义十分不愿再做不必要的损耗,但是又架不住蒋的威逼利诱,不得已派遣第九十二军前往葫芦岛支援。
傅作义清楚,如果不想些办法,九十二军出兵只是个开始,东北战场将会是个深渊,把他傅作义全部军队填进去,都不一定顶用。
就在这时,解放军给了傅作义一个机会。
1948年10月,为策应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第一军团向太原发起进攻,国军高层认为,一旦太原失守,将动摇西北根基,非但山西的阎锡山无法自保,陕西的胡宗南也前途凶险。
为此,蒋介石亲自向傅作义征求意见,询问其如何看待太原问题。
而这正是停止增援东北、不过多损失兵力的绝佳机会,傅作义立即致电蒋,表示要在冀中地区打一个“围魏救赵”,由他华北战区出兵,袭击石家庄、西柏坡,以解太原之围。
眼见华北和东北只可选其一,蒋介石只得同意傅的计划,傅作义的兵力保住了。
傅作义又是如何多征收兵的呢?
除了在华北地区大肆征召青壮年外,傅作义还向国防部诉苦,“声泪俱下”的描述自己在华北缺兵少将,何应钦立马答应给傅提供几个军的美式装备。
同时,傅作义还将目光转向东北的国军。
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在葫芦岛指挥撤退后,曾途径北平,和傅作义做了短暂会谈。傅作义以兵力不足、拒绝防守平津为威胁,要求国防部把葫芦岛甚至更多的东北撤军留在华北地区。
有了兵,傅作义自然底气十足,不仅公开和国防部叫板,也对解放军产生轻视之意。
四、傅作义的“迷之自信”
前文说道,无论何应钦、白崇禧两人怎样劝说,傅作义就是不同意南下。何、白两人眼见说服不了这头“犟驴”,干脆破罐子破摔,反将一军:你傅作义死活不肯,难不成有何高见?
傅作义确有“高见”。
早在傅作义上任剿总司令时,老上司阎锡山就给他出过几个应对解放军的法子:
第一, 修建堡垒,坚守塘沽至唐山一线,阻止林彪野战军南下步伐,此为上策;
第二, 退出北平,率军坚守张家口到包头一线,届时,山西的阎锡山部、甘肃马家军、陕西胡宗南部都可以支援傅。此为中策;
第三, 坚守北平,此为下策。
辽沈战役爆发后,傅的参谋也出了几个方案:
第一, 全军撤到西北绥远附近,保住西北根基,和解放军对抗到底;
第二, 放弃张家口、承德等城市,以小部分军队守北平,以大部军队守天津、塘沽,确保华北滩头阵地安全,掌握海路出口;
第三, 兵分两路,把华北地区中的中央军剔出来,让这些军队牢守平津,傅带领自己的嫡系部队转到西北。
再三考虑后,傅作义决定将华北战区的全部兵力,集中在以平津为中心、西起张家口、东至唐山的千里铁路线上,构成一字长蛇阵。把北平、津沽、张家口分为三个防区,分别修筑坚固工事,抵抗解放军。
傅作义竟想和正面和解放军一较高下,何应钦、白崇禧初闻此言,惊诧不已,但是在细想后,也明白了傅作义的“自信所在”。
傅作义指挥才能确实不错。
傅不仅在抗日战争中多次立下奇勋,还在解放战争中多次击败解放军。朱德老总曾亲言:“在作战上,傅作义学了日本人的一些套路,也学了我军的一些方法,在华北地区,傅的力量比我们大,傅作义是比较难打的”。
既然傅作义已有“高见”,何、白两人也不再对牛弹琴,国民党军国防部提出的“华北国军南下山东,合击淮海”的方案成了一张白纸,再无下文了。
五、分析国军“南下山东、合击淮海”的策略
笔者写文初衷就是为了和各位看官探讨历史、分享其中乐趣。
所以我们不妨假设,如果傅作义采纳国防部的方案,率领华北五十万兵力南下山东、江苏,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平心而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难度最大的当属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两军的对抗惨烈至极。如果傅作义狠心放弃华北,率军南下,我军必然不会逞强,在淮海地区南北两线作战,只能暂时退避。但是北方解放军会迅速解放整个华北,南下追击傅部,傅作义绝对无法在遍地是解放区的山东 、苏北久留,定会撤到长江以南。
即平津地区迅速解放、淮海地区的解放延后一段时间。
更需要考虑的是,一旦傅作义部在长江南岸驻防,我军跨江的难度必然极大。不过,以当时的两军实力和民心所向,解放军仍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解放全中国的时间需要久一些。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必然失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军在解放战场的惨败是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国军中的混乱和腐败也注定“南下山东、合击淮海”方案胎死腹中的结局。
傅作义设下的一字长蛇阵也在我军的猛烈攻击后,烟消云散,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终究是我军取得了胜利。
而傅作义,也顺应了历史、顺应了民心,在北平起义。毛主席在西柏坡回见傅作义时,曾夸奖道:“宜生啊(傅作义字宜生),北平能够和平解放,你的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应该奖励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