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阳春时节,中南海西花厅门前的海棠花又开了……云起云散,海棠依旧,周恩来同志就在这里辛勤工作了27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他出身名门,却是苦难童年;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

阳春时节,中南海西花厅门前的海棠花又开了……

云起云散,海棠依旧,周恩来同志就在这里辛勤工作了27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他出身名门,却是苦难童年;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拒绝蒋介石委任要职,发动组织指挥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力主毛泽东进党中央领导核心;处置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赴国统区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艰难推进民主进程;开国前夜,秉笔起草《共同纲领》,筹备开国大典,组建政务院,运筹抗美援朝,编制“一五”计划;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实现中法、中日、中美建交;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把邓小平重新推上政治舞台……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怀念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光辉业绩,大力弘扬和践行周恩来精神,文化版二版《红色记忆》栏目从本期开始推出《海棠花开》专栏,通过一系列文章再现这位伟人从青少年到中年、晚年的非凡人生轨迹及领袖风采,缅怀其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

自小受3位母亲影响至深

1898年3月5日清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淮安县前身)城内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日后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毅曾开玩笑对周恩来说:“你们淮安城的驸马巷,过去出过驸马,如今又出总理。你们淮安尽出能人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1912年,周恩来在东北奉天(今沈阳)留影。

周恩来父亲周贻能上过私塾,算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大鸾”。周贻能认定取这种神鸟为名象征着吉祥、幸福、天下太平安宁。而“大鸾”降生时,正值中国被宰割得四分五裂,家境也渐没落。

“客居”淮安的周家,发轫于浙江绍兴。据周氏宗谱记载,周恩来与鲁迅是同宗同族。当年,周恩来回绍兴省亲时,曾对亲友说:“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我们周家人人学他不畏强暴的精神。”

周恩来祖父周起魁这辈时,他们这一支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江苏淮安。

“大鸾”是周起魁的长孙、周贻能的长子。长子、长孙出世,周家充满了喜气。“大鸾”的生母姓万,人称“万十二姑”。

“大鸾”到半岁的时候,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万十二姑”忍痛将“大鸾”过继给了周贻淦。

周贻淦离世后,妻子陈氏在当地给“大鸾”请来一个乳母蒋江氏,3人一同生活。“大鸾”4岁时,嗣母就教他识字和背诵唐诗。1903年新年过后,陈氏送“大鸾”进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他起学名“恩来”,字翔宇。

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在窗前教他读唐诗,给他讲故事。后来,周恩来在《射旧忆旧》一文中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辄绕膝下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浓厚兴趣。

周恩来还曾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指养母)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他还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10岁的小鬼艰难当家

周起魁夫妇相继过世后,这个大家庭的生活渐入拮据。后来,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也先后离世。周贻能料理完丧事后,已是债台高筑。因经济困窘,周贻能离家去湖北谋事。这时,10岁的周恩来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回到淮安那个残破的老家,与八叔周贻奎生活在一起。

八叔周贻奎从年轻时起就偏瘫在床,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人出面的时候,10岁的周恩来算是这个大家庭最年长的男子。周家没有土地,只有那座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段时间一部分房屋也给抵押出去了。要债的人接连上门,有的债主竟坐着不走。借贷无门时,周恩来就只能把母亲的遗物拿到当铺去典当。他曾回忆道:“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

有一次,一个亲戚过生日,请帖送来了,周恩来急得没有办法,和八婶杨氏商量。听说这事,杨氏也感到犯难,家里的确没有什么值钱的了,可礼还是要送的。面对年幼的侄子,杨氏不知说什么好!

“八婶,几只箱子我翻遍了,也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我娘留下些衣物,能不能当呢?”周恩来问。杨氏掂量了一下说:“我真是于心不忍,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只好去试试,当铺会杀价,你要留心。”周恩来应了声“知道”,就拎着那件夹袄出了门。磨了一阵嘴皮,在当铺当了两块五角钱,算是把送礼这一关应付过去了。

当年,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沉重地压在了童年周恩来稚嫩的双肩上,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除了自己考虑生活经济来源和应酬亲友外,他还坚持读书,并萌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

铿锵作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周恩来的三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蒋江氏给周恩来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走前还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

周恩来没想到这一走,此后一生中他再也没回淮安。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周恩来便转赴奉天省银州银冈书院读了半年,后到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学习。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每日读报的习惯。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奉天府,周恩来备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的长辫子,以表明同清政府决裂。同时,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并且提倡学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有一次,校长给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学生们踊跃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明礼而读书”“为当官而读书”……

接下来,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校长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面前,笑着问:“恩来,你千里迢迢自江南到此,你读书又为了什么呢?”周恩来站起身来,激昂而郑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于周恩来的南方口音,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他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在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奉天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他却守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多次提到少年时期在东北的生活。一次,在同亲属的交谈中,他回忆在东北上小学时的生活说,“到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上小学时,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要进行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健了。再一个好处是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1966年夏,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辽宁大学学生时,曾谈到这段生活,他风趣而又深情地说:“我是1910年到沈阳的,住了3年,我是带着辫子来的。我身体这样好,要感谢你们东北的黄土、大风、高粱米饭,给了我很大的锻炼。”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12日 总第316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铿锵玫瑰”绽芳华

2022-7-12 22:30:47

投稿

轰动一时的“不怕死”事件

2022-7-12 22:30:5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