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爆发于唐朝的一场军事叛乱,由于叛乱的发起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故而得名“安史之乱”。又因为当时正处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而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之后的唐朝历史却成为了宦官专权、朋党乱政和藩镇割据的舞台,再也不复往昔的大唐盛世局面。据《资治通鉴》记载:
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可见,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对唐朝历史,即便对整个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文史不假和您一道,努力还原那段历史的真相,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一、爆发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唐朝建国后,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该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田,战时打仗。这种“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最早起源于西魏时期,由宇文泰借鉴《周官》之制而创设。之后,经过了北周和隋朝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达到了顶峰。
府兵制下亦兵亦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国家的军事负担。但是,它必须建立在国家拥有大量耕地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一旦这个基础被破坏,府兵制必然难以存续。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均田制被逐渐破坏,土地买卖和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深刻影响到府兵制的演变。一方面,依附于均田的军户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这些军户越来越穷,甚至连作战的器械和给养也难以负担。
受此影响,唐军的战斗力越来越低,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
唐玄宗时期,开始逐渐推行募兵制,选择职业士兵充入军队。而这些职业士兵,长期接受军事训练和统兵将帅的控制,逐渐形成了密切的依附关系。
(二)主要原因
唐玄宗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功过都非常分明的帝王,他在执政前期重用贤臣,奖励农耕,壮大军事,扩展外交,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了璀璨的“开元盛世”。
但是,唐玄宗在位的后期,开始沉湎酒色,荒淫无度,任人唯亲,重用奸臣,完全依靠以李林甫、杨国忠为首的文官和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造成了朝政的废弛和政治的腐败。
而且,藩镇割据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各个节度使俨然就是一方诸侯,成为唐朝安定的最大隐患。
之前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唐军加强了在北方边境和西北边境的军事存在,尤其是陇右和河东一带都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据《资治通鉴》记载:
唐睿宗景云元年,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就是说,在唐睿宗李旦时期,节度使才正式成为了的一种官职。而且,当时设立节度使的目的就单纯是为了边境的防务,并不掌握财权和行政权,因而没有太大的威胁。
唐玄宗登基后,伴随着府兵制的逐渐衰落,各镇节度使开始推行募兵制,在增加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充了自身的生杀、赏罚等兵权。
到了唐玄宗中期,节度使在掌握军权的同时,还被授予了财权和行政权,真正成为了一种变相的诸侯国。
(三)直接原因
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因母亲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后始姓安。他并非汉族人,而是粟特人的后裔。所谓粟特人,是指生活在中亚地区操伊朗语的一支古老民族。
史书记载,安禄山是在唐朝名将张守珪的推荐下才进入了唐军的队伍。之后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唐军中统兵的将领。
唐玄宗在任用军事将领上比较猜疑,担心朝臣和将领相互勾结。因安禄山并非汉人,在朝中更没有根基,非常符合唐玄宗任用将领的标准,所以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
安禄山取悦唐玄宗和杨贵妃
而且,安禄山此人极为狡诈,非常善于阿谀逢迎唐玄宗和杨贵妃。对于朝臣和宦官,安禄山也是极力拉拢,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奸相李林甫提议让安禄山、哥舒翰等外族将领来担任节度使,很快就得到了唐玄宗的支持。同时,由于山西、河北一带外族杂居的情况比较复杂,而安禄山作为外族后裔,具有先天的优势,于是逐渐兼任了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
李林甫死后,朝政大权由杨国忠开始独揽。杨国忠此人尽管作恶多端,但唯独在对安禄山的判断上极为准确,多次弹劾其不臣之心并请求唐玄宗将之召回,甚至还断言安禄山不敢奉诏回朝。
753年冬,安禄山奉诏进京叩拜唐玄宗,以此来打破自己图谋不轨的传言。果然,唐玄宗龙心大悦,在三镇节度使外,还授予他兼任尚书省仆射和陇右群牧使等职。
此后,完全信任安禄山的唐玄宗开始有求必应,不仅准其扩充军队、增加军马、调拨粮草,甚至还允许安禄山自行任命一批外族将领来取代原先的汉族将领。
在这种纵容之下,安禄山的势力一步步做大做强,发动叛乱的日子也日益临近。
二、事件的经过
755年12月,准备充分的安禄山,联合卢龙节度使史思明,还有同罗、契丹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军队,共计十五万人,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宣布起兵。
(一)朝野震惊
唐玄宗听闻安禄山造反,立即召集朝臣商量平叛之策。安逸享乐的唐玄宗早已对朝政荒废,只得听取杨国忠的建议,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和平卢节度使,率兵坚守河南洛阳。
之后,任命皇子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实际负责统兵东征,清剿安禄山的叛军。
当时,唐朝海内承平太久,导致忘战之风不仅在军中弥漫,就连民间也全都忘战避战。加之,唐玄宗的统治导致国家每况愈下,民间疾苦不断增加。
受此不利影响,叛军所经过的各个州县,大都望风归降,极少进行抵抗。于是,安禄山很快就攻陷了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向长安杀奔而来。
东征大军初战不利,只得返回潼关进行坚守。本来,高仙芝率军据关御敌,已经有效遏制住了叛军的气焰。可是,昏庸的唐玄宗竟然听信监军太监的诬告,将高仙芝斩首问罪。据《新唐书》记载:
仙芝弃陕守关,遏贼西势,以丧地被诛。
(二)潼关拒敌
高仙芝之后,哥舒翰负责指挥唐军作战。他延续了高仙芝的方略,闭关不出,一次次成功击退了叛军的进攻,将潼关经营得固若金汤。
与此同时,李光弼和郭子仪的部队也打败了叛军的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部队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补给线。安禄山在进退维谷之际,甚至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后撤,退回到范阳裂土而治。
作为一代名将,哥舒翰对于当时形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深知安禄山虽然掠取多地,但手下骄兵悍将烧杀抢掠,百姓必然不会长期归心。只要唐军坚守潼关,叛军在久攻不下时必然军心涣散,到时趁势反击定然能够扭转战局。
但是,奸相杨国忠一再怂恿唐玄宗下旨主动出击,尽快剿灭叛军。在唐玄宗的不断催促下,尽管哥舒翰再三表奏,可也无济于事。据《新唐书》记载:
翰报曰:禄山习用兵,今始为逆,不能无备,是阴计诱我。贼远来,利在速战。王师坚守,毋轻出关,计之上也。
但是,有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翰只得亲率唐军主力“恸哭出关”。果然,唐军出关后被叛军所击败,丢失了长安最后的屏障潼关,局势变得不可逆转。
(三)仓惶出逃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彻底陷入绝望中。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两条路,要么坚守长安,要么逃往别处。
如果放在即位之初,唐玄宗一定会拒敌于长安,在城下歼灭叛军。可现在早已沉溺享乐和丧失斗志的李隆基,毫不犹豫的选择尽快出逃,而且目的地也早已想好,那就是蜀中的成都。一来,蜀地安全,四面环山的地形易守难攻;二来,蜀中号称天府之国,其安逸程度更甚于长安。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叛军的攻势竟然选择出逃,唐玄宗实在是无颜以对。于是,他对外释放烟雾弹,声称要坚守长安与叛军决战,甚至还要“御驾亲征”。
第二天,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的上千禁军护卫下,唐玄宗携后宫一干人等,包括皇子、公主、妃嫔,还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人及其家属,向着蜀地成都方向去“御驾亲征”了。
这熙熙攘攘的一大群人,离开长安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粮食补给短缺。尽管在出逃前已经做了安排,比如先行人员去打前站,但沿途的州县官员听闻皇帝都逃跑了,于是也纷纷四散逃亡。以至于,唐玄宗逃亡的沿途,几乎没有官员接驾。
当逃难的队伍来到马嵬驿时,又气又饿的禁军将士们终于开始抱怨,而且声势越来越大,纷纷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四)马嵬之变
作为禁军首领的陈玄礼,眼见形势万分紧张,若再不进行疏导,士兵哗变已经是一触即发。
于是,陈玄礼想到了杨国忠,反正此人已经是恶名昭彰。如果能斩杀杨国忠,既释放了士兵的不满情绪,又能为国除害,实在是两全其美之策。
但是,诛杀当朝宰相,无异于公开谋反。所以,必须寻求更多的支持者,陈玄礼想到了与杨国忠长期不睦的太子李亨。听完陈玄礼的建议后,李亨表现得极为谨慎,据《资治通鉴》记载:
太子未决。
这个“未决”用的非常传神,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相当于就是“我知道了”。有了太子的这个态度后,陈玄礼就踏实了,决心立即付诸实施。
当杨国忠耀武扬威地巡视回营时,立即就被士兵们围住,还没来得及分辨就被大卸八块。之后,士兵们的情绪逐渐失控,将唐玄宗困在驿站内团团围住。
陈玄礼入内禀报,说杨国忠意图谋反,已经被禁军将士们合力诛杀了。唐玄宗尽管昏庸,但并不傻,自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过眼见于此也只得默认。
驿站外的士兵仍没有散去,而是继续要求唐玄宗诛杀杨贵妃。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还进行辩解:
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杨贵妃剧照
关于杨贵妃之死,后世多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服毒而死,有人认为乱刀砍死,甚至有人认为她潜出马嵬驿后逃到了日本或者南美洲。但是,更多人认为,他被唐玄宗赐死并由太监高力士勒死。
(五)肃宗自立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马嵬驿之变中最被忽视的人应该是太子李亨。
李亨在成为太子后,表面上是在与宰相杨国忠政争,实际上却是与唐玄宗在角力。对此,双方都心知肚明,加之唐玄宗性格阴晴不定,先后除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李瑛、李瑶和李琚。
因此,李亨这个太子简直就是如履薄冰,深怕哪天会被废或被杀。安史之乱爆发后,眼见唐玄宗越发的老迈昏聩,朝臣们逐渐对太子李亨有了更多的期许。在这种背景下,李亨的实力也水涨船高。
所以,个人大胆推测,有可能是陈玄礼拉拢太子支持马嵬驿之变,也极有可能是太子李亨主动拉拢陈玄礼发动马嵬驿之变,以图提前夺权。
事实上,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是太子发动马嵬驿之变的目的。但令太子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作为禁军首领,在处死杨国忠兄妹后,竟然还是选择继续效忠于唐玄宗。
这样,已经与唐玄宗几乎公开决裂的太子李亨,自然不能再继续西行逃往成都,否则必死无疑。据《旧唐书》记载:
马嵬涂地,太子不敢西行。
太子李亨灵武登基
在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后,太子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决心与叛军力战,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据《旧唐书》记载:
太子既北上渡渭,一日百战。
虽然说,这“一日百战”未免也太过夸张,但还是反映出,当时太子与叛军的确进行了多次交战。在获得军队的支持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史称“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三、造成的结果
唐肃宗即位后,亲临前线并打出了“御驾靖乱”的旗号,极大地鼓舞了唐军的士气,从政治上扭转了唐玄宗出逃后带来的被动局面。而且,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从河北召至灵武,联合了回纥军,从军事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此举动摇了叛军的内部阵营。安庆绪虽然上台,但无论从能力还资历上都不足以节制所有的将领,比如史思明。果然没多久,史思明就选择率军投降了唐肃宗。
759年,史思明再次反叛唐朝,派兵增援安庆绪并解除了唐军对邺城的围困。随后,他诛杀了安庆绪,返回自己的老巢范阳后,自立为“大燕”皇帝,甚至开始效仿唐朝设立宗庙进行祭祀和典仪。
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败李光弼所部后,乘胜向长安进军,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比起安禄山、安庆绪和史思明来,史朝义更加没有能力可言。
762年,即位于安史之乱的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就驾崩了。在其子唐代宗继位后,一举收复了洛阳。
面对局势的彻底扭转,叛军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分裂,纷纷向唐军投降。而史朝义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选择向北投靠契丹人,结果被李怀仙围困后自杀。
至此,历时七年多横跨三代唐朝皇帝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四、历史的影响
虽然许多人认为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黄巢起义”,但安史之乱的危害同样是历史性的。
尽管在安史之乱后,经过代宗和德宗时期的恢复,唐朝初现了中兴的迹象。但是,那种盛唐的局面,再也未曾出现过。
丝绸之路
从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中原王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地区、南亚地区,甚至还有欧洲地区的交往,陆陆续续地维持了数百年的时间。期间虽有短暂的中断,比如像曹魏、东晋等未能完全统一中国的政权。
在隋朝完成大一统后,尤其是到了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规模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西域的驻军被大量撤回平叛,丝绸之路出现了军力的真空。吐蕃乘机切断了河西走廊,并且逐步蚕食了唐朝在西域的全部领土和影响力。
虽然,唐朝宣宗时期又收复了河西走廊,但是玉门关之外的土地却再也未曾恢复。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到了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西域等地的影响力更加微弱。
由于安禄山和史思明都不是汉人,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主张开始甚嚣尘上,使得之前怏怏大中华的开放包容战略受到质疑,转而变得趋于保守和排外。这种思想观念的倒退,严重阻碍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中华大地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