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和“冒昧打扰”的意思有点儿差不多。这个“扰”一直没有搞清楚是谁,但“扰”这个人肯定很讨厌。要不然“冒”的妹妹也不会去打他。
上面这段属于定场胡说,下面开始步入正题。
唐突不是一个人,而是指两个人。典故当然就是来自于“渭水之盟”。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不久,突厥得知唐朝出现了变动,于是颉利可汗就率领大军南下。
李世民先后派出尉迟恭等人前去拒敌,但颉利可汗的大军还是突然就挺进到了渭水河畔。
由于突厥兵马来的太突然,唐朝的兵马来不及回援。李世民只好布好疑兵,自己只带着六个人前去与突厥谈判。
李世民不懂突厥语,颉利可汗不懂唐语。那怎么交谈呢?两人只好连指划带比划,一个一个单词的往外迸。
李世民一指自己,嘴里说“唐”。颉利可汗一看就明白了,一指自己说了声“突”。两人就这么耗费了不少时间,什么也没有谈拢。
回援的唐军很快就赶到了,颉利可汗一看只好收兵。不久李世民和颉利可汗便在渭水上签订了盟约。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段典故,人们才把这种没有提前打招呼突然的造访,称作了“唐突”。
以上是习惯性胡说。下面的绝对是正解。
唐,就是空当、大的意思。突,就是“狼奔豕突”里的那个意思。
唐突,这俩儿字合在一起就是,野猪在那么大的一个地方乱窜,突然就跑到了你的面前。
至于典故嘛,那就是出自汉朝的郅都了。
郅都跟随汉景帝到上林苑游玩。汉景帝的一个妃子去上厕所,一只野猪就闯了进入。
汉景帝一见赶紧喊“郅都”,郅都却装做没有听见。汉景帝见郅都没有反应,就想自己去就那个妃子。
郅都立刻就拦住了汉景帝,直到那头野猪离开了才放手。窦太后听说后就赏赐了郅都一百金。
从那儿之后,人们就把像那头野猪那样的突然造访,叫做了“郅都”。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郅都”也就变成了“唐突”。
这个绝对不是胡说,是听村里的老人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