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子龙》剧照
关于常山,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常山赵子龙”。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常山是怎么回事?
常山是座山
常山是座山。汉武帝时正式创立五岳制度。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此恒山为古恒山,即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古)恒山改名常山。古代避讳执行起来很严格,不但今人现世要改,古人往世要改,山要改,水要改,连神仙也要改。大家都很熟悉的奔月的嫦娥,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不过等天下不姓刘了,很可能又改回来。常山在后周就改回叫恒山。然而到了唐朝,唐穆宗叫李恒,又避讳改为常山。总之全凭当权者的意愿改来改去。同样,作为行政区,也是常山郡、恒山郡地变化,汉朝时还叫过常山国,唐朝及五代时还叫过镇州。不过,在北宋改为真定府之前,这片区域叫“常山郡”的时间还是多一些。
古北岳恒山
常山更是一个行政区
常山更是一个行政区,尽管行政区的名称总在改动,所管辖的区域却没什么变化,只是时大时小。西汉时常山郡统18县、东汉时统14县、西晋时统8县等等,基本上都是现在石家庄市这片区域。包括省会市区及周边正定、元氏等地,历史上都是常山郡故地,正定即是常山郡治所。现在正定县的一些地名和企业名中,还可以经常见到“恒山”。
常山郡治先在真定,后长期在今元氏县,包括赵云生活的年代。但赵云不是元氏人,而是“常山真定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郡”和“县”写得很清楚。常山郡治后来又移回真定,故址在今石家庄市东古城村。此地秦朝以前为东垣邑,秦统一中国后设东垣县。据《资治通鉴》,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冬,刘邦率军平灭陈豨叛乱,“(陈豨将)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名曰真定”,意为“真正安定”。此后行政区划几经变化,但一直保留真定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1州及正定等13县。1913年废正定府保留正定县,至今未改。
常山郡
常山郡历史辉煌
常山郡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乃至现在仍有令当地人可以夸耀的历史。秦汉之际的“南越王”、被毛泽东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寿数103岁的赵陀是真定人。赵云名气太大,不用说了。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9年),刘秀带兵来到常山郡平叛乱,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郡治,该村当时名为万岁村。在两汉时期,先后有13位皇子皇亲被封为常山王。举世闻名的元氏封龙山汉碑群,是常山郡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唐宋以来为历代书法家所瞩目,在我国书法史、文化史、文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地处石家庄市南部约十公里的殷村镇故城村常山郡古城遗址,长宽各约1100米,地下埋藏着古常山郡的建筑遗存。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并正式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氏封龙山汉碑群